德信体育News
德信娱乐日新江淮·创新之问 安徽文旅如何划出漂亮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
央视《百家讲坛》主讲人、学者魏新曾把安徽比喻成“中国的书房”:“里面有中国最好的‘文房四宝’:宣纸、徽墨、宣笔、歙砚,黄山、九华山、天柱山就是镇纸,美丽的徽派建筑就是笔架。还可以在里面喝茶,黄山毛峰、六安瓜片、太平猴魁、祁门红茶。安徽,就是人们心中那个书房,书香墨香茶香花香,香飘江淮,诗意盎然。”
“主要原因是人均文旅消费水平较低。”安徽省旅游学会副会长、安徽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李东和分析,一方面是安徽本地消费水平与沿海地区有落差,同时距主体客源市场较近,入皖游客以及本省游客逗留时间短;另一方面则是供给侧的问题,观光旅游产品占比较高,休闲度假产品、深度体验产品相对不足,二次消费不足。
歙县三盏“鱼灯”游出徽州,成为抖音7.5亿播放量的“顶流”,游进瑞士日内瓦、广场、罗马新春游园会,游成《原神》《江南百景图》里的游戏动漫角色。2024年以来,鱼灯带动歙县文旅消费超50亿元,主题民宿、咖啡店、沉浸剧场相继涌现。2025年春节,小小鱼灯,吸引15万名游客涌入歙县,村民直接增收400万元。
在省城合肥,罍街以出土文物“罍”为文化IP;原安徽省机械化粮库,改造成新粮仓文化商业合集。这两地深度融合江淮饮食民俗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徽味印象体验地”。最近推出的全国首条量子科普研学游线路,串联合肥科技馆、中国科大先研院等六个站点,将前沿科研及产业应用场景系统化地转变成青少年趣味体验,社会反响良好。
在华东师范大学休闲文旅产业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吴文智看来,黄淮海大平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平原,在“单一”中蕴含着“丰富”和“典型”。淮北地区是中原文化圈的重要“边疆”,是文化的故乡。以淮河文化为代表,融合了老庄文化,楚汉、三国及明文化等,人口众多,民俗丰富。做好场景叙事,丰富游览体验,努力串珠成链,就能打破“熟悉的平原上没有风景”的看法,提升皖北文旅能级。
“在‘情绪+乡村’的文旅实践中,乡土文化是根基,创意营造是关键,情感设计是核心,场景营造是手段。”专注乡村创意运营的“乡思岛”工作室负责人黄十三介绍,徽州古村落是徽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近年来,黄山市深耕研学旅行和艺术经济,打造徽州民宿集群和康养旅居基地,让“被体验的乡村”变为“可参与的生活”,为游客放松身心提供了独特的“此刻此地”。
最美的风景,永远在心灵与生活的交汇处,乡村的未来业态有望成为文旅强引擎。黄十三建议,安徽要进一步打响“中国乡村旅游策源地”品牌,塑造中国生活品质乡村游目的地形象。第一步,培育“村咖”“手作”“微演艺”“微场景”等乡村新业态生态体系。第二步,垂直细分“微业态”产品,进行精致化运营管理,形成“蚂蚁军团”的集群力量,实现乡村文旅的二次升维。